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今年五一,购票难为何频上热搜?

来源: 搜狐栏目
2024-04-28 19:21:07

最佳回答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今年五一,购票难为何频上热搜?”

五一假期临近,你的火车票有着落了吗?

今年五一假期火车票刚开始发售,部分热门车次就频频爆出“秒光”。“抢票难”、“候补难”多次冲上热搜。国铁集团也数次回应公众,除了解释为啥会“秒光”,也“苦口婆心”建议网友错峰出行。

多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或将攀上节假日客流历史新高峰。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长三角铁路今年五一预计发送旅客2700万人次以上,日均发送旅客340万人次以上,或为日均客流最高的一次节假日运输。

为何今年五一大家出行需求这么旺盛?在我国铁路高速发展、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出行为什么还会出现“抢票难”?出行矛盾,将如何有效缓解?

旅游热,远比你想象的热

“焦急等候十分钟,抢票还是一秒空。”这是今年众多网友普遍的抢票经验。

由于各地火车站起售时间不同,很多网友早早定好闹钟准备抢票,但往往是在短时间内就被售罄。以4月15日开售五一假期车票的火车杭州站为例,10时30分起售,到当天11时就售出5月1日车票共计4.9万张,热门方向基本“秒光”。

五一出行,主要是出游这一大刚需。而且,记者发现,今年的出游其实叠加了更多因素,远比一般想象的火热。

“国内游市场起来了。”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告诉记者,近年来,从近郊游到周边游再到跨省中长途旅,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去年以来,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城市相继走红,各地文旅局长出镜吆喝、隔空比拼,并纷纷“走红”,就是最好的证明;多地也在趁机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旅游承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国内游的性价比愈发显现,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生态。

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旅游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与清明假期中短途旅行不同,“五一”中长线旅游成为主角,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达到56%。

“现在,游客愈发注重新奇、高性价比的旅游体验。”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徐辉表示,五一假期能够形成中长途完整行程,以往出国游是热门选择,但目前尚未完全恢复。加之近几年“坐着高铁看中国”等宣传也在赢得越来越多游客共识。高铁出行的安全、高速、舒适、准点和有效链接下沉旅游等特点就更加凸显。种种因素加速了国内中长途旅游的火热发展。

“五一假期天气好,时间长,不仅热门城市一票难抢,小众城市旅游同样热。”杭州西站枢纽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俞珠花说。

今年清明小长假,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963万人次,日均1592.6万人次,比2019年清明假期增长19.6%,多项铁路客运指标已经创下新高。

随着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文旅产业融合不断加深,产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适合五一长假的深度游、沉浸式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吸引着游客。

周杰伦、张学友、刘德华、张杰……今年,杭州将迎来诸多明星举办演唱会,场面火爆。

“先去看场演唱会,再打卡杭州一些著名景点,出行游玩两不误。”来自上海的游客青青(化名)就是这样计划的。她是张杰的歌迷,尤其期待5月2日张杰的第100场演唱会。但时逢五一,加上杭州是热门旅游城市,再叠加演唱会,这让她能抢到上海到杭州的高铁票“感觉用光所有运气”。——要知道,两地之间高铁、动车早已公交化开行,前不久还新增了通勤列车。

与一般旅游相叠加的,还有如春假等其他出行安排。

学生正是出游的重要群体。记者查询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高校,春假也与五一假期相连或覆盖五一假期。今年,杭州中小学校的春假大都在4月28日至5月5日之间,与五一假期有重叠。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杭州前往北京的有几趟列车,约有四成是儿童票。而儿童出行往往也意味着家庭出行,购票需求明显又上去了。

“我们打算带着孩子,趁着假期,多去祖国各地走走。”绍兴市民钱先生表示,相比下,大巴车路线相对受限,且时间较长;自家怕堵车,也怕不安全。他和孩子一直有个约定,趁着假期坐高铁深度游中国。

出行难,井喷式爆发考验多

“一不留神,票全没了。”浙江大学研一学生七七(化名),早早计划好五一回老家青岛,但高铁票刚一出就被抢空,无奈只能选择2号出发。尽管如此,直达的票还是几乎售罄。

背后原因让他有些“自豪又无奈”:去年,淄博烧烤火爆全网,今年五一前相关讨论仍旧火热。不少人买不到直达淄博的票,就选择到青岛中转。最后,七七也只能选择中转回家。

“与我们常见的如春节假日出行的相对稳定不同,五一高铁出行难不仅量大,而且可能是突然井喷的。这种结构性供需难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破解,难度非常大。”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钟方杰告诉记者。

这种供需矛盾,也是当下“购票难”与早几年之间很大区别。

在互联网记忆中,早年的“购票难”主要发生在春节假期,其后才是国庆、五一等假期,因集中出行主要目的基本是回家、探亲。

最近十多年来,从国内游等相对短时的人口流动,到日益增长的“跨城上班”、高铁通勤等等时间更长、更频繁的流动,中国人口流动的结构、模式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出行目的日益多元化,出行需求日益增加。

当然,中国铁路网络也在高速成长。

在2009年之前,经济强省浙江是个“铁路小省”,人均铁路里程仅2.54厘米,长度不及半根火柴。到2023年底,我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989公里,实现“陆域市市通高铁”,75%的市(县)实现通铁路,基本形成以沪杭、杭长、合杭等多条铁路干线为主骨架的铁路网,以杭州东、宁波、金华等大型高铁站为重要节点的铁路枢纽布局。

这一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旅客在长三角乘坐了一次火车。

“目前,我省铁路主骨架已经建好,其实平时出行需求基本都能满足,平均使用率也较高。现在主要问题就是节假日高峰期的运能矛盾。”钟方杰表示,想要补上这一缺口,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作。

“客流多,那就增开呗。”这是很多游客第一反应。确实在以前,一到春节等假期,各种临时增开的班列比较早就会出现。但现在并不完全如此。

“现在火车班次密度更大,车速更快。增开并不是简单想增就能增。同时还涉及进出站口的秩序,地铁、公交等的接驳,甚至包括车辆养护维修工作的安排。真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业内专家介绍,一般各火车站会在节前提早将预估的客流量上报给地方铁路局,最后汇总到国铁统一安排调度。

这期间,对客流的观察、估计难度也很大。很多游客会临时边变更行程。退票、改签……尽管只是一个人的选择,但叠加如此大量客流,就如“蝴蝶效应”,产生重大变化。

清明假期,杭州东站人流密集。潮新闻记者 施雄风 摄

应对:多管齐下促畅通

这几天,杭州东站、西站等人流量已经升温,车站已早早准备。

4月25日,东站枢纽(城站广场)管委会就召集召开杭州东站、城站“五一”劳动节假期保障会,涉及两站区域执法、运营、保障等40余家单位。

“我们结合以往经验和假期期间客流估计,做好预案、加强人手,联动各相关单位做好客流疏散工作,提升安全进出站效率,加强对热门方向的客运服务,加强整体的秩序管理。”杭州东站枢纽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大铁路出行供给,五一假期杭州西站已经恢复和增开了多趟列车。如恢复杭州到南昌、武汉、阜阳等多班列车,针对热门地点增设杭州到上海、南京、长沙、厦门等多班列车,以满足五一出行需求。此外,通过加派值班人员,加大交通衔接力度,顺畅市内公交、地铁、网约车、出租车等接驳,确保足够车源供旅客出行。

缓解铁路出行供需矛盾,各地也在不断探索。

“‘外联内畅’是关键,特别是在内畅方面可以继续加强。”钟方杰建议,比如可以加强多式联运在客运方面的布局与日常安排,发挥市域铁路、都市圈铁路网络的作用,实现出行“无缝衔接”。2022年9月,杭州开通地铁19号线,火车东站与西站之间半小时就能到达。这大大增加了游客出行的路线选择。

截至2023年底,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市域铁路)运行线路27条,运行线路总长1236.31km,同比增长7.64%。全省全年完成客运量187547.21万人次,相当于全省常住人口人均乘坐了28.3次。

“我省也在修编中长期铁路规划,针对运量较大的线路进行规划调整。”钟方杰也建议,加强现有铁路廊道的使用,优化运营模式。这方面,萧甬线公交化已经走出扎实一步,成为杭绍甬一带群众出行的重要线路之一,“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打通杭绍台铁路的北向通道。让省内外轨道交通更加顺畅。”

衢州飞往舟山的机票情况

近几年,低空经济不断进入各方视野,通用航空发展迅速,支线航空网络日益完善。打个“空中的士”上班、乘坐水陆两栖飞机观光旅游……空中出行成为重要选项。

在浙江衢州,根据衢州机场2024年夏航季航班计划,衢州可飞往北京、成都、重庆、阿克苏、珠海、济南等24个国内城市。记者27日查询机票发现,其中还有一趟飞往舟山的航班,4月29日最便宜只要250元……

相信随着打飞的去旅游,今后会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出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性解决。”周永广表示,比如休假制度优化调整方面,黄金周制度实施多年以来,推动了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拉动了消费增长。但也出现了旅游资源过度拥挤、旅游满意度下降等问题,集中体现之一,就是交通出出行等公共资源出现重负荷使用,降低了游客的消费体验,“建议要加快推动‘带薪休假’,将出行旅游高峰拉平,保持更加良好的旅游状态。”

来源丨潮新闻

责任编辑:

发布于:江苏南通通州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